冬天溫度低,蔬菜、果苗容易凍死,因此很多人都會進行防凍措施,常見的是使用植物防凍劑。那么關于這個防凍劑,你真的了解嗎?它主要原理、使用條件、使用方法你都知道嗎?下面一起來了解下。
一、植物防凍劑主要原理
植物防凍劑原理,其實就是通過加快植物木質化來進行防凍,因為植物機體細胞內的生物膜體系與植物抗凍性有很大關系,因此遇到低溫時,生物膜會發生變化,從液晶狀態變成凝膠狀態,致使膜的結構被破壞,導致原生質膜上出現很多的非脂類的“洞穴”,使得許多電解質自由出入,造成細胞質內溶膠大量排出,引起植物死亡。
二、 植物防凍劑使用條件
在使用其他防凍措施的情況下,植物落葉、黃葉前,溫度10度上下最好,5度以下禁止使用,因為植物吸收需要一個過程,不是說噴上立馬就能防凍的,這是植物的生長機理決定的。所以直接噴上形成一層保護膜,凍不死之類的,明顯違反植物生長機理。
為什么要黃葉、落葉前,溫度10度上下最好,5度以下禁止使用,因為落葉黃葉時,植物大多已經進入休眠期,導致植物吸收不好,因此噴了也沒什么用。那為什么5度以下禁止使用,在5度的時候,只要噴完防凍劑,液體非常容易結冰,會形成冰膜,這樣會妨礙植物吸收,也會加重植物凍害。
二、 快活林植物防凍劑產品簡介
快活林植物防凍劑是針對植物(園林苗木、果樹、蔬菜、大田作物等)冬季提高抗低溫、霜凍等惡劣天氣而研發的一款優良產品。產品添加了特殊抗凍因子和激活生物酶等元素精制而成。
使用快活林防凍劑,能殺滅和抑制冰核細菌的繁殖,破壞冰凍蛋白的成冰活性,增加熱量,降低結冰能力;促進植物干物質、糖分積累,使木質化程度提升和芽體飽滿,并激活生物酶,增強植株保水能力,從根本上解決植物受凍的問題。
四、植物防凍劑使用時間及使用方法
①秋季植物落葉、休眠前;
②霜凍或寒潮來臨前3-7天;
③早春植物發芽前后、開花前后;
④連日雨雪后或寒冷天氣轉好時;建議是噴施3-5次每次間隔7天。
1、植物防凍劑如快活林防凍劑主要使用時期應該是秋季植物落葉、休眠前;霜凍或寒潮來臨前3-7天,早春植物發芽前后,開花前后;突遇低溫受凍害后;連日雨雪天氣后或寒冷天氣轉好時。
2、使用:晚秋、初冬、春天倒春寒,氣溫在10-15度時使用,每7天噴施一次,連續使用2-3次。寒流來臨前3-5天使用。稀釋150-200倍噴霧,300-400倍灌根。
3、一般稀釋500-800倍液均勻噴灑植株,噴3-5次,每次間隔七天。使用好后就可在樹體內形成抗凍因子,進而提高木質化程度,確保植株保水和抗凍能力,顯著提高植株對低溫的抵抗力。
4、植物防凍劑大多是植物體內吸收的防寒抗凍健長制劑,降低細胞結冰點,提高植物對低溫耐受度。適用于提高多種作物及各種果樹的抗低溫霜凍、倒春寒的防寒抗凍能力,能有效地預防或減輕凍害提前使用可預防或減輕凍害,增強抗凍能力。
在使用植物防凍劑后還需要配合其他防凍措施,如纏繞防寒帶、樹干涂白、覆蓋保溫等,全面提高植物抗寒能力。植物防凍劑也不是萬能的,大家在使用植物防凍劑時一定要配套使用其他防凍措施,這樣防凍效果更加突出。